11月4日,副校长安学斌一行赴寻甸县六哨乡就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生院院长骆华松、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滔、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长瑶等相关人员随同调研。
安学斌一行到我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六哨乡横河村委会余则莫村种薯繁育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听取了现场工作人员的汇报,耐心询问了马铃薯种薯栽培、选育情况,详细了解了我校农业硕士实践训练开展情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并鼓励实习研究生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困难,在田间地头练就本领,将来把学习到的知识反哺到祖国的大地上。

随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共建工作座谈会暨基地揭牌仪式在寻甸县六哨乡人民政府举行,会议由骆华松主持。

会上,马铃薯科学研究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尚轶介绍了我校与寻甸县合作的传统友谊、已取得的合作成果、农业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生命科学学院宋昱同学代表农业硕士实习生进行了发言,介绍了农业硕士实习的基本情况,表示会紧跟老师们的脚步,奔赴农业生产一线,潜心钻研、求真务实,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田地里,将论文写在这片土地上,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添副县长代表寻甸县委县政府对安学斌副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云南师范大学与寻甸县的合作历史悠久。云师大一批又一批师生来到寻甸,围绕着马铃薯生产技术改良和产业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推动寻甸县马铃薯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寻甸县的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助力。农业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校县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寻甸县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云师大在寻甸县开展的各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也诚挚地希望能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持续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破解科技难题,推进成果转化,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校县合作典范。

安学斌代表学校对我校与寻甸县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揭牌表示祝贺。他指出,农业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农业农村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重点是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表示,云南师大和寻甸县的合作源远流长,在寻甸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马铃薯选育工作取得较大突破,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新品种在寻甸县内示范种植及推广,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双方合作建立了马铃薯科技小院,签订了农业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合作关系再次往前推进。他提出,希望师大和寻甸县的合作能够不断扩大和深化,学校将充分发挥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结合寻甸县域资源,实现校县联动长效机制,打造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他同时要求相关学院要高度重视农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组织校内导师多到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带着研究生切实解决寻甸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出高水平成果,并实现成果转化。他希望实习研究生珍惜实践基地这个宝贵平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个人素质,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的复合型兴农人才。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罗利佳宣读了《云南师范大学聘请杜春永等 3 人为我校校外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决议》。与会领导共同为杜春永、杨正富、张天芝三位导师颁发了聘书,同时为“云南师范大学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揭牌。

(研究生院 供稿)